客戶不會為你的誠意買單 成本上升時代的價值再思考
- yingjane fu
- 7月13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7月16日
by 育遠企管諮詢 Sam

你說關稅漲了、成本變高、做這單沒賺錢。
但客戶,其實只在意一件事:「有沒有打動我?」
⸻
上個月我參加了兩個旅行團,一個去日本,一個去蒙古。
有趣的是,兩團的導遊在最後一天都說了幾乎一模一樣的話:
「其實這團幾乎是賠錢做的,住宿和交通成本都漲了,但我們還是撐著做,只希望大家玩得開心。」
當下我不是感動,反而是沉默。
不是質疑他們的用心,而是我突然意識到:
這是不是現在很多產業、很多經營者,正面臨的一種「努力與感知錯位」?
⸻
我不怪他們,因為每個行業都很辛苦。
但我們是不是該誠實面對一件事:
「撐成本、撐誠意」的價值訴求,在今天這個時代,可能已經不再管用了。
⸻
這讓我想到 iPhone。
你會因為它的零件成本比 HTC 低,就不買它嗎?
不會。
因為你要的是體驗、穩定、設計、品牌認同——
你心裡覺得「值得」,它就有價值。
這跟它賺不賺錢,無關。
反過來說:
就算你做得再辛苦、再誠懇、再沒賺錢,
如果對方沒有感受到「這是我要的」,
那一切都只是背景噪音。
⸻
我在很多產業都看過這樣的現象:
• 報告做了十版,客戶卻不知道重點是什麼;
• 功能疊了一堆,但沒解決真正焦慮;
• 贈品送了一車,客戶心裡卻還是空空的。
因為我們太習慣問自己:「我做了什麼?」
卻很少靜下來問:「他現在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」
⸻
而在這樣一個成本上升、關稅變動、客戶決策日益快速又情緒化的年代,
我們更該反覆自問的,是這一題:
「我們現在讓對方買單的,是什麼具體價值?」
⸻
這裡必須說清楚一個關鍵觀念:
所有價值,都是相對價值。
就算你提供的是一瓶水,是能救命的那種水,
對方也不一定非得跟你買。
為什麼?
因為如果別人也能給同樣的東西,甚至給得更快、更便宜、體驗更好——
那你就沒有價值區隔。
價值,不在於你給了什麼,
而在於你給的是「別人給不了的什麼」。
Comments